清明谚语二则
佚名〔未知〕
春分有雨到清明,清明下雨无路行。
清明时节天转暖,柳絮纷飞花争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,那么雨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;要是清明这天下了雨,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,让人难以出行。
到了清明时节,天气开始逐渐转暖,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,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,争奇斗艳。
注释
无路行:指下雨使得道路泥泞,难以出行。
争妍:竞相逞美。
简析
第一则谚语前半句陈述自然现象,后半句聚焦人类活动受限,春分若降雨,常预示阴雨延续至清明,反映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气候规律;再以“无路行”具象化表达降水对农耕生活的直接影响,如播种、出行受阻,体现农谚的实用性与警示意义。第二则谚语先说明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,气温显著回升,精准概括气候特征;而后写百花竞放,展现出春季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。
义士赵良
佚名〔未知〕
赵良者,燕人也。漂泊江湖,疾恶如仇。一日,途经谢庄,闻有哭声,遂疾步入茅舍,见一少女蓬头垢面,哀甚。义士询之,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,痛不欲生。义士怒不可遏,径自诣某村,索二恶少,责之曰:“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?”一恶少虎视眈眈曰:“何预尔事?”义士瞋目斥之:“汝非人也,但禽兽耳!”未及恶少出剑,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,立仆。一恶少伏地求恕,义士斩其耳以示众,儆其不得为非作歹也。
子奇治阿县
佚名〔未知〕
子奇年十六,齐君使治阿。既而悔之,遣使追。追者反,曰:“子奇必能治阿,共载皆白首也。夫以老者之智,以少者决之,必能治阿矣!”子奇至阿,铸库兵以作耕器,出仓廪以赈贫穷,阿县大治。魏闻童子治邑,库无兵,仓无粟,乃起兵攻之。阿人父率子,兄率弟,以私兵战,遂败魏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