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江南·其四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江南好,虎阜晚秋天。山水总归诗格秀,笙萧恰称语音圆。谁在木兰船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江南真是好啊,尤其是到了晚秋的虎丘。那里的山水美景,每一处都透着诗意,显得格外秀丽。晚风中,悠扬的笙箫声响起,那旋律与江南的软语方言相得益彰,听起来圆润动听。不知是谁正乘坐在装饰精美的木兰船上,享受着此刻。
注释
虎阜:即虎丘,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区西北。
诗格:诗歌的风格。此处指山水之美,美如诗。
笙箫:泛指管乐器。
语音圆:苏州方言语音柔润,有圆润之美。
木兰船:木兰舟。
纳兰性德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59篇诗文 1277条名句
竹石
郑燮〔清代〕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甘州·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
蒋春霖〔清代〕
又东风唤醒一分春,吹愁上眉山。趁晴梢剩雪,斜阳小立,人影珊珊。避地依然沧海,险梦逐潮还。一样貂裘冷,不似长安。
多少悲笳声里,认匆匆过客,草草辛盘。引吴钩不语,酒罢玉犀寒。总休问、杜鹃桥上,有梅花、且向醉中看。南云暗,任征鸿去,莫倚阑干。
雨后观音门渡江
王士祯〔清代〕
饱挂轻帆趁暮晴,寒江依约落潮平。
吴山带雨参差没,楚火沿流次第生。
名士尚传麾扇渡,踏歌终怨石头城。
南朝无限伤心史,惆怅秦淮玉笛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