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冬
白居易〔唐代〕
十月江南天气好,可怜冬景似春华。
霜轻未杀萋萋草,日暖初干漠漠沙。
老柘叶黄如嫩树,寒樱枝白是狂花。
此时却羡闲人醉,五马无由入酒家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,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。
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,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。
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,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。寒樱不依时序,开出枝枝白花。
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,作为太守的我被公务缠身,没有进入酒家的理由。
注释
春华:比喻季节盛况美丽自然风貌,又有初春形态气候之盛貌。
创作背景
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(823)十月,当时白居易五十二岁,任杭州刺史。白居易此次到江南任职,与其在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处境有关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文锦编著. 白居易西湖诗全璧[M]. 杭州:西泠印社出版社, 2013:29-30.
2、
乌一行,吕雁编著. 千年古韵·相逢今生 中国古诗词鉴赏[M]. 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 2016:227-228.
3、
景遐东著. 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[M]. 北京:光明日报出版社, 2019:279.
简析
《早冬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江南的十月天气依然晴好,没有万物凋零的凄然情景,反而像春光一样可爱。诗人为眼前景色所感,想要好好欣赏美景,放松自己,却又因为身份关系不得不约束自己,充满了不能如愿的遗憾,因而表现出对清闲酒客的无限羡慕之情。全诗语言通俗,节奏明快,流畅中带着几许清新的意味,让萧飒的寒冬瞬间变得鲜活可爱起来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
泪
李商隐〔唐代〕
永巷长年怨绮罗,离情终日思风波。
湘江竹上痕无限,岘首碑前洒几多。
人去紫台秋入塞,兵残楚帐夜闻歌。
朝来灞水桥边问,未抵青袍送玉珂。
丹青引赠曹将军霸
杜甫〔唐代〕
将军魏武之子孙,于今为庶为清门。
英雄割据虽已矣,文采风流今尚存。
学书初学卫夫人,但恨无过王右军。
丹青不知老将至,富贵于我如浮云。
开元之中常引见,承恩数上南薰殿。
凌烟功臣少颜色,将军下笔开生面。
良相头上进贤冠,猛将腰间大羽箭。
褒公鄂公毛发动,英姿飒爽来酣战。
先帝天马玉花骢,画工如山貌不同。
是日牵来赤墀下,迥立阊阖生长风。
诏谓将军拂绢素,意匠惨澹经营中。
斯须九重真龙出,一洗万古凡马空。
玉花却在御榻上,榻上庭前屹相向。
至尊含笑催赐金,圉人太仆皆惆怅。
弟子韩干早入室,亦能画马穷殊相。
干惟画肉不画骨,忍使骅骝气凋丧。
将军画善盖有神,必逢佳士亦写真。
即今漂泊干戈际,屡貌寻常行路人。
途穷反遭俗眼白,世上未有如公贫。
但看古来盛名下,终日坎壈缠其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