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荆公旁听文史
《青琐高议》〔宋代〕
王荆公介甫,退处金陵。一日,幅巾杖屦,独游山寺,遇数客盛谈文史,词辩纷然。公坐其下,人莫之顾。有一客徐问公曰:“亦知书否?”公唯唯而已。复问公何姓,公拱手答曰:“安石姓王。”众人惶恐,惭俯而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王荆公,字介甫,退居金陵。一天,他头裹一块绢,拄着手杖行走,独自游览山寺,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,议论纷纷。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,没有人注意到他。有一个客人随意问他说:“你也懂得文史?”王安石含糊地应答。人家再问他姓名,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:“我姓王,叫安石。”那群人惶恐,惭愧地低着头离开。
注释
王荆公介甫:王安石,字介甫,封荆国公。
金陵:今江苏南京市。
幅巾:头上用一块绢遮裹。
杖屦:穿麻鞋拄杖行走。
盛谈:高谈阔论。
词辩纷然:议论纷纷的样子。
其:代盛谈文史者。
下
简析
本文讲述了王安石退居金陵后,独自游览山寺时,遇见几个游客在高谈阔论文史,只低调地坐在一旁,甚至在被问及是否懂得文章时也只是含糊应答,最后游客得知他的身份,惶恐惭愧地离开的故事。体现出王安石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、不张扬的品质。
临江仙·高咏楚词酬午日
陈与义〔宋代〕
高咏楚词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。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
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
赵佶〔宋代〕
裁剪冰绡,轻叠数重,淡著燕脂匀注。新样靓妆,艳溢香融,羞杀蕊珠宫女。易得凋零,更多少、无情风雨。愁苦。闲院落凄凉,几番春暮。(闲院 一作:问院)
凭寄离恨重重,这双燕,何曾会人言语。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。怎不思量,除梦里、有时曾去。无据,和梦也新来不做。
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
李清照〔宋代〕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仿佛梦魂归帝所。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